专家观点 您的位置:首页 >> 专业建设 >> 专家观点 >> 正文
中国卖家在美国起诉亚马逊胜算多大?
2021-10-12 22 返回列表

亚马逊封号潮已经过去将近5个月的时间了,据亚马逊官方透露,目前已经封禁了600个中国品牌,以及相应的3000个账号。直到现在,还没有出现有大卖完全恢复账号的好消息。8月份的时候,德国某主营医疗技术和化妆产品的公司在被亚马逊封停账号后,曾有起诉亚马逊的先例,并且还打赢了官司。

德国法院命令亚马逊公司接触对该公司卖家账号的封锁,并且不能销毁买家公司已存储且尚未售出的货物。这一好消息传到国内,很多卖家也至此抛出疑问,中国的卖家如果在美国起诉亚马逊,是否也有这样的好运?跨境卖家又该在此事件中保护自己应有的利益呢?

在此前由亿邦动力发起的“宁波产业带电商进化营”活动中,律师于宇东对此给出了他的观点。

于宇东认为,卖家需要从以下三个角度判断自己适不适合起诉:

首先,卖家要看自己与亚马逊之间签订的合同性质。一般卖家与亚马逊签订的合同写的是仲裁优先,对仲裁不服的话,可以起诉。至于争论仲裁的条款能否生效,又要通过美国当地的律师来咨询。对此,于宇东强调,跨境卖家需要在考虑成本和收益比的情况下,再判断是否决定起诉亚马逊。值得一提的是,聘请美国律师的费用高昂,即便打赢官司后,能拿回多少钱,还是个未知数。这名律师给出的建议是,从经济上来说,不建议起诉亚马逊,还是通过仲裁为好。

第二,不管是通过仲裁还是起诉的手段,和亚马逊方面在交涉的过程中,口说无凭,一定要保存好自己的证据。海外最喜欢的沟通方式是邮件,因此卖家需要把每一封邮件都保存清楚,问的问题要经过思考,最后提交到仲裁官,可以用作法庭能够接受的证据。于宇东在交流中指出,美国的证据法非常注重程序,相比国内的法律,对证据也会有更高的要求,法庭只会在接受的证据上判案。

另外,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高级讲师马吉也曾发文给出建议,由于此次亚马逊电商封号事件涉及多家企业,数家有实力的电商可以联合起来,向美国法院或仲裁机构提起诉讼或仲裁,形成合围攻势,迫使亚马逊改变自身的态度。同时,鉴于美国法院对高科技公司不同的态度以及法官拥有的自由裁量权等,多家跨境电商企业可以在相应的仲裁庭和不同法院同时起诉亚马逊,以确保部分果实的实现。

Copyright © 2022 全国外经贸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