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老区“筑梦﹒微心愿”活动是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的爱心助学特色育人项目,六年来,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将爱心助学融入“三全育人”,在推进爱心资助的同时,深挖育人要素,通过创新载体、拓展渠道,进一步凝聚爱心、推进育人,实现“双向育人”目标取得新实效。
“道路阻隔”但“爱心不断”,助学育人线下+线上
2020年,在疫情防控关键期,软件学院对爱心助学形式进行调整,在线下征集心愿、圆梦心愿的基础上,开发应用微信小程序和H5助学平台,成功实现“线下+线上”收集心愿和圆梦心愿,将面对面爱心传递与隔空爱心传递形成互动互补,将大爱进行拓展和延伸。“亲爱的大哥哥:每天晚上,你们送的这个亮起的地球仪台灯伴着我读书学习。长大了我也要收集世界各地小朋友的梦想,帮助他们圆梦!”2020年12月1日,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数字传媒系孙钰杰同学收到一封特殊来信,是“爱心助学 圆梦微心愿”志愿活动帮扶对象阜平县石猴小学六年级学生赵子铭所寄。
为了让山区孩子提高学习质量,开展了关于针对山区学生的“线上”疫情防控知识宣传、“线上”心理疏导、“线上”趣味课堂等一系列活动实践,志愿者们通过钉钉直播平台与阜平县城南庄镇“石猴小学”开展了线上直播教学。“一想到我们的付出可以提高山区孩子的学习质量,我们就有了坚守的力量!”软件学院数字传媒系学生刘超说,“梦想把我们的心与山区孩子连在了一起。”
从“声临其境”到“身临其境”,爱心助学走新更走心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让我们走进革命老区,一起来重温晋察冀边区革命先辈那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2021年4月27日,在晋察冀边区纪念馆,软件学院师生和革命老区的师生们“身临其境”,认真聆听讲解员讲述革命历史、追忆红色故事、缅怀革命先烈。“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母亲只生了我的身,党的光辉照我心.....”。伴随着悠扬的旋律,师生们以声为媒,以音为介,用歌声抒发着对党的敬仰和对祖国的热爱。在晋察冀边区纪念馆,革命老区孩子们在幼小心灵中萌发了红色的种子,学校师生在“声临其境”的同时也获得了“身临其境”的体验,深刻感受到了战争年代无数革命先烈伟大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
由“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爱心助学频显成效
软件学院在助学过程中侧重“物质”心愿需求向“个人成长”心愿需求转变的引导,在“扶智+扶志”方面实施授人以渔的持久扶助。在爱心助学期间,软件学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教育与被教育的同时,实现共促进和同成长,爱心助学双向育人模式已逐步形成并推广。软件学院及帮扶学校在育人实践方面取得新成效,2021年,软件学院党团员师生创新助学实践模式,开发《“点亮微心愿”——小程序线上圆梦山区小学》平台,获校级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2022年2月,接受过捐助的六名石猴小学学生登上了冬奥会国际舞台,在开幕式上演绎了《奥林匹克颂》,用清澈的歌声和自信的姿态向世界展示了为梦想努力拼搏的动人风采。爱心助学系列进展举措先后被学习强国、人民慕课、唐尧网、新华社客户端、中国教育新闻网等多家主流媒体点赞报道,取得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社会反响。
下一步,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将持续推进爱心助学教育实践,不断整合育人要素,通过创新爱心助学的内容和形式,推动爱心助学“双向育人”目标的更有效落实。